(中央社記者朱則瑋台北3日電)福衛七號遭質疑延宕升空,影響氣象觀測資料蒐集,科技部今天澄清說,福七為台美合作計畫,發射時程及任務由美方負責,衛星已整備完成,等美方通知後就能進行運送工作。福衛七號為台美合作的衛星計畫,2010年雙方簽署技術合作協定,由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NSPO)與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共同執行,主要目標是建置操作型氣象觀測星系,延續福衛三號任務。聯合晚報報導,質疑福衛七號原規畫2015年起分2梯次升空服役,但已延宕3年,已影響氣象觀測資料蒐集,福衛系列的衛星升級卡關,加上福五遇到影像模糊問題,連帶影響台灣太空產業商機拓展。科技部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福衛七號為台美大型國際合作案,由台灣方負責系統設計、衛星本體、衛星操控系統發展,美方負責提供3項酬載儀器及發射載具,雙方共同進行資料處理與應用平台開發。由於福衛七號發射載具為美方提供,使用SpaceX公司的獵鷹重型火箭為創新研發,極具挑戰性,因此,發射時程較無法掌控。獵鷹重型火箭已於今年2月7日首飛發射成功,福衛七號現在已進入最後整裝工作,等收到美方通知後,可立即進行衛星運送工作,確切發射日期現正與美方協商中。科技部指出,福衛二號2004年5月發射後,執行任務超過12年,到2016年8月才因系統老化,反應輪失效,宣布除役,壽命為原始設計使用年限的兩倍以上。服役期間協助國內政府與學術界執行約369項計畫,支援國內及66國共360個重大災害事件遙測影像拍攝,除役後,福衛二號僅能提供歷史影像銷售,無法繼續拍攝,所以影像銷售件數由2015年的104件,下降至2017年的34件,相對的權利金及無償應用的遙測影像等值金額也同步下降。科技部表示,接替福衛二號的福衛五號於2017年8月25日發射升空,經過驗證,資料已可使用於環境監控、國土安全與防救災等應用,目前已取得超過6800組解析度黑白2米,彩色4米的影像,預計今年9月開始營運,到時遙測影像的使用量與產值將逐步提升。科技部指出,國家太空中心除申請專利保護台灣太空研發關鍵技術的智慧財產權外,也積極培植萌芽中航太產業,協助關鍵元件研發與跨入國際元件銷售市場,像是新創公司晉陞太空科技公司的GPS導航接收機研製案、捷揚公司的太空級影像處理單元環境測試評估,創宇航太公司的衛星設計諮詢、組裝整合測試與任務操作委辦服務案,經緯公司的提升福衛影像時間、空間解析度支援智慧農業數據資料服務案等。福衛五號成功發射後,目前相關自主研發關鍵元件已逐步拓展國際市場,包括印度太空研究組織(ISRO)影像感測器案、泰國地理資訊及太空技術發展機構(GISTDA)天線與影像排程技術服務案,以及地面站接收服務國際銷售與衛星影像銷售等。太空中心2017年3月開始執行微衛星計畫,也已結合廠商合作發展關鍵技術,帶動國內太空產業發展。(編輯:張均懋)1070803關鍵字標籤:...
公司簡介 │ 最新消息 │ 產品項目 │ 泰式料理吃到飽 │ 聯絡我們 │ 網站導覽 | 回首頁 奇寶網路SEO服務 版權所有 © All Rights Reserved